第8章
这样无关紧要一个人入府,东宫甚至连红绸都没有挂。
姜逸坐在宴席上,最上首是太女殿下,这会子陛下和君后回了宫中。席上只有大臣和晚上就要行床礼的太女殿下。氛围松弛了下来,房中又有伺候床礼的男子等着。
女人对燕好之事总是好奇又期待的,夜幕降临是华灯初上,太女的心思早就飞了。
官场上混的都是老油条,有眼力见的已经出列敬酒:“下官恭贺殿下元服之礼,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只是殿下今日辛劳了一日,若是乏累,可得保重身子早些休息才是”
“李大人不必多礼,今夜宴席之上无君臣,快快起身。”太女举杯朝着席下提了一杯酒,朗声道,“孤先饮为尽,众爱卿自便吧。”
群臣起身,姜逸也举着杯子站了起来恭送。
太女走出两步,却又转了个弯绕到了姜逸身侧。
姜逸心中疑惑,起身躬身问:“殿下,有什么吩咐吗?”
太女抬手扶到姜逸的臂膀,将她拉离了席面,到了少人处才凑近了低声道:“姜太师,别的女人在你这个年纪,孩子都好几个了,就连孤今日都元服了,你还不着急吗?”
太女看向她的目光欲言又止,姜逸头大,低声道:“劳您记挂,微臣,微臣暂时没有此心。”
太女自小在皇家长大,心智成熟异于常人,和姜逸差了六岁,却能聊到一起去,很是相熟,她开玩笑的调侃道:“太傅可是有难言之隐?”
姜逸哭笑不得,“殿下,没有的事情,殿下何出此言啊?”
“您别听外面人瞎说”她二十六了身侧没人,外面暗戳戳的穿着她可能那方面不行,姜逸没往心里去,没成想都传到太女耳中了。
“孤可是听说你在天牢回护了一个小公子?孤听着新奇,还想瞧瞧后面的进展,谁知那小公子第二日被送去了教坊司,后面就没动静了。”
“太傅如此清心寡欲,孤甚是忧心啊。”
宴席上的群臣见太女和姜逸凑在一处说话,见怪不怪,互相碰杯,场上觥筹交错一片热闹的景象,只是众人的目光有意无意的会往这边瞥来。
姜逸心中无语,周围若有若无的目光飘过来,其实不光太女殿下怀疑。她这个年纪,又是有权有势,身边没有七八个男人,满朝文武恐怕都在往这方面想。
只是她们到底没在姜逸面前说穿。
姜逸苦着一张脸道:“殿下是知道微臣的,微臣不过是没寻着合心意的罢了”
太女无奈:“孤送去你府上的人也不少了,你也愣是一个没瞧上,真是不知你到底要选个什么样的。”
这话姜逸答不上来,便转了个话题,低声问:“殿下大好的日子单独来找微臣,难道就为了问微臣这点私事?”
太女收了玩笑的神色,压低声道:“昨儿个母皇有意无意的问了一句教坊司如今归那部管着。”
“孤答回宫后查了查,这教坊司成立百来年了,虽然隶属朝廷,可朝廷却从没正儿八经的管束过,这几年向朝廷所缴税银也越来越少。”
姜逸神色一凛,陛下近日醉心丹药,怎么忽然上心一个教坊司?
况且这教坊司虽小,但他牵涉朝中泰半官员,贸然清查,对稳固当下的局面可不利。
她朝太女面上瞧去,太女眸底升起一抹担忧,压低了声音朝姜逸道:“母皇可能是随口提了一嘴,但母皇既然提了,就得规整一番,此时只有交给你来办,孤才放心。”
“嗯,规整一番即可,别闹出太大的动静,若是牵连出来太多人,容易动荡。”
姜逸微微吸气,拱手领命:“是,那微臣会小心行事。”
【作者有话说】
下章俩人又能见面了
7
第7章
◎民间戏称其为官窑,里面的男子被称为官雀◎
第二日
大昭历届君王勤政,早朝的时辰定的尤为早。姜逸住在上京城,离皇宫也就一炷香的时辰,通常都要卯时(6点)出门。朝堂奏对大约是在一个时辰结束,之后还要给太女殿下授课。若遇到陛下关心太女殿下功课,要查问考究,一整日的时间耗在宫中都是有的。
所以姜逸公务回府,通常都是日暮时分。
今日也是如此,她踏着夕阳的余晖回了府上,径直进了正寝,张开双臂在侍儿的服侍下换了一身常服。
姜逸初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一睁眼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婴儿,只能慢慢适应了解周边的情况。
这一世,家中母亲乃当地豪绅,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凭借着八面玲珑的性子发了家,虽成了淮阳首富。但是大昭的商人地位低下,挤不进达官显贵的圈子,对这份好不容易挣来的家业守的也是战战兢兢,生怕那一日打点不到位,顷刻就没了。
所以她母亲对她这个嫡长女没有别的要求,一心想要她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让她们姜家摘掉土豪绅的帽子。
姜逸前世出生于政治家庭,她也是一毕业便进了体制内,沉浮了两年,一场车祸就来了这大昭。她从小耳濡目染,又体制内呆过,加之这古往今来的官场,虽然形式有所差,但其魂魄是一样的。她是两世为人,应付的还算得心应手。
犹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对于旁人的伺候她还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适应、妥协。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对于那些礼仪规矩,和起居伺候,她慢慢接受。毕竟太过特立独行,是不能为这世间相容,更别说她如今已经混到了这个位置,身边多少双眼睛盯着。
只是她对这个世界柔柔弱弱的男子,实在是提不起来任何兴趣。
所以麻烦也来了,她这个年岁后院无人,各种传言便不胫而走。她都没料到会发展的这样迅速,她不过在牢里替一个男犯主持公道,那个男犯稍微有几分姿色,就连太女殿下都上心过问了。
姜逸刚想到此处,嘴角勾起了一抹苦笑。
适时外面传来下人的通报声:“家主,太女殿下派人送了卷宗过来。”
身前的小侍儿正半蹲着替她捋顺衣摆的褶皱,姜逸挥了挥衣袖,低声吩咐:“行了,下去吧。”
姜逸掸了掸衣袖,大步流星的出了门。
院中站着两个小黄门,身上的云纹衣裳是宫里的特有的规制,其中一个双手捧着两摞泛黄的卷宗,都毕恭毕敬的立着。二人远远的见了她便躬身行礼禀报:“奴才参见姜大人,我等奉殿下的命,来给您送教坊司的卷宗。”
姜逸拱手正色还礼:“劳烦二位内官了。”
自有她身后的侍女接过卷宗,姜逸再给了赏钱,将人妥帖的打发走了之后便进了书房,开始查看这教坊司的卷宗。卷宗不多,不过半个时辰姜逸便合上枯黄的最后一页。
她抬手端过案边的清茶,轻啜一口,脑子里开始慢慢想着这差事该如何办才好。
教坊司设立于大昭开国之初,起初里面关押的是前朝的皇室家眷,教坊司的作用便是将其教化,学习本朝礼仪,以达到彰显国威、文化驯服的目的。
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只是后来国本稳固,教坊司也就慢慢不为人提起。直到后来,一些天牢不方便关押的男犯人,开始放在教坊司暂扣,再后来就慢慢就演变成了一个声乐场所。虽然是朝廷设立,但六部皆不管辖,倒成了法外之地。
民间戏称其为官窑,里面的男子被称为官雀。
再加上大昭律法是不禁止官员出入声色场合,所以这教坊司和朝廷官员牵绊及其深,里面的乌糟事必定不少,若要清查,还真是不好贸然行动。
茶水饮尽,姜逸垂眸放下茶盏,心中有了个大体的主意,既然不好真刀真枪的提审,那就先去探探虚实。
她抬眸看着窗外,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只余半片余晖。
这时辰,正是教坊司做生意的时刻吗!
心中拿定了主意,姜逸起身就出门去了。到了院中的时候,吩咐院里伺候的小侍儿备马。
她慢悠悠的往门口去,她的贴身护卫兰英,一路小跑着迎面跑到她面前停下,朝她躬身行礼后,疑惑的问:“主子,您,您备马是要去哪啊?”
兰英是她娘当年从奴隶市场买来的,当时她才七岁一顿能吃七八个馒头,有一把子好力气。她娘就是看中了她身板子结实,便买来给她当护卫。
兰英小时候呆呆笨笨的,跟着姜逸久了,如今倒是愈发机灵了。
姜逸抬眸瞧着她鬓发中渗出的汗珠,这妮子一定是得了信一路跑来的。
姜逸温声道:“去教坊司”
“啊!”兰英瞪大了眸子,“您什么时候好这口了?”
姜逸凤眸一眯,“你倒是排揎上我了。”
兰英跟着她十几年,除了主仆的情分,姜逸还把她当半个妹妹看,私下里不怎么拘着她,如今说话倒是越发出格了。
兰英心头一紧,缩了缩脖子满脸赔笑,“主子,我不是那意思,就是,就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姜逸坐在宴席上,最上首是太女殿下,这会子陛下和君后回了宫中。席上只有大臣和晚上就要行床礼的太女殿下。氛围松弛了下来,房中又有伺候床礼的男子等着。
女人对燕好之事总是好奇又期待的,夜幕降临是华灯初上,太女的心思早就飞了。
官场上混的都是老油条,有眼力见的已经出列敬酒:“下官恭贺殿下元服之礼,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只是殿下今日辛劳了一日,若是乏累,可得保重身子早些休息才是”
“李大人不必多礼,今夜宴席之上无君臣,快快起身。”太女举杯朝着席下提了一杯酒,朗声道,“孤先饮为尽,众爱卿自便吧。”
群臣起身,姜逸也举着杯子站了起来恭送。
太女走出两步,却又转了个弯绕到了姜逸身侧。
姜逸心中疑惑,起身躬身问:“殿下,有什么吩咐吗?”
太女抬手扶到姜逸的臂膀,将她拉离了席面,到了少人处才凑近了低声道:“姜太师,别的女人在你这个年纪,孩子都好几个了,就连孤今日都元服了,你还不着急吗?”
太女看向她的目光欲言又止,姜逸头大,低声道:“劳您记挂,微臣,微臣暂时没有此心。”
太女自小在皇家长大,心智成熟异于常人,和姜逸差了六岁,却能聊到一起去,很是相熟,她开玩笑的调侃道:“太傅可是有难言之隐?”
姜逸哭笑不得,“殿下,没有的事情,殿下何出此言啊?”
“您别听外面人瞎说”她二十六了身侧没人,外面暗戳戳的穿着她可能那方面不行,姜逸没往心里去,没成想都传到太女耳中了。
“孤可是听说你在天牢回护了一个小公子?孤听着新奇,还想瞧瞧后面的进展,谁知那小公子第二日被送去了教坊司,后面就没动静了。”
“太傅如此清心寡欲,孤甚是忧心啊。”
宴席上的群臣见太女和姜逸凑在一处说话,见怪不怪,互相碰杯,场上觥筹交错一片热闹的景象,只是众人的目光有意无意的会往这边瞥来。
姜逸心中无语,周围若有若无的目光飘过来,其实不光太女殿下怀疑。她这个年纪,又是有权有势,身边没有七八个男人,满朝文武恐怕都在往这方面想。
只是她们到底没在姜逸面前说穿。
姜逸苦着一张脸道:“殿下是知道微臣的,微臣不过是没寻着合心意的罢了”
太女无奈:“孤送去你府上的人也不少了,你也愣是一个没瞧上,真是不知你到底要选个什么样的。”
这话姜逸答不上来,便转了个话题,低声问:“殿下大好的日子单独来找微臣,难道就为了问微臣这点私事?”
太女收了玩笑的神色,压低声道:“昨儿个母皇有意无意的问了一句教坊司如今归那部管着。”
“孤答回宫后查了查,这教坊司成立百来年了,虽然隶属朝廷,可朝廷却从没正儿八经的管束过,这几年向朝廷所缴税银也越来越少。”
姜逸神色一凛,陛下近日醉心丹药,怎么忽然上心一个教坊司?
况且这教坊司虽小,但他牵涉朝中泰半官员,贸然清查,对稳固当下的局面可不利。
她朝太女面上瞧去,太女眸底升起一抹担忧,压低了声音朝姜逸道:“母皇可能是随口提了一嘴,但母皇既然提了,就得规整一番,此时只有交给你来办,孤才放心。”
“嗯,规整一番即可,别闹出太大的动静,若是牵连出来太多人,容易动荡。”
姜逸微微吸气,拱手领命:“是,那微臣会小心行事。”
【作者有话说】
下章俩人又能见面了
7
第7章
◎民间戏称其为官窑,里面的男子被称为官雀◎
第二日
大昭历届君王勤政,早朝的时辰定的尤为早。姜逸住在上京城,离皇宫也就一炷香的时辰,通常都要卯时(6点)出门。朝堂奏对大约是在一个时辰结束,之后还要给太女殿下授课。若遇到陛下关心太女殿下功课,要查问考究,一整日的时间耗在宫中都是有的。
所以姜逸公务回府,通常都是日暮时分。
今日也是如此,她踏着夕阳的余晖回了府上,径直进了正寝,张开双臂在侍儿的服侍下换了一身常服。
姜逸初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一睁眼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婴儿,只能慢慢适应了解周边的情况。
这一世,家中母亲乃当地豪绅,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凭借着八面玲珑的性子发了家,虽成了淮阳首富。但是大昭的商人地位低下,挤不进达官显贵的圈子,对这份好不容易挣来的家业守的也是战战兢兢,生怕那一日打点不到位,顷刻就没了。
所以她母亲对她这个嫡长女没有别的要求,一心想要她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让她们姜家摘掉土豪绅的帽子。
姜逸前世出生于政治家庭,她也是一毕业便进了体制内,沉浮了两年,一场车祸就来了这大昭。她从小耳濡目染,又体制内呆过,加之这古往今来的官场,虽然形式有所差,但其魂魄是一样的。她是两世为人,应付的还算得心应手。
犹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对于旁人的伺候她还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适应、妥协。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对于那些礼仪规矩,和起居伺候,她慢慢接受。毕竟太过特立独行,是不能为这世间相容,更别说她如今已经混到了这个位置,身边多少双眼睛盯着。
只是她对这个世界柔柔弱弱的男子,实在是提不起来任何兴趣。
所以麻烦也来了,她这个年岁后院无人,各种传言便不胫而走。她都没料到会发展的这样迅速,她不过在牢里替一个男犯主持公道,那个男犯稍微有几分姿色,就连太女殿下都上心过问了。
姜逸刚想到此处,嘴角勾起了一抹苦笑。
适时外面传来下人的通报声:“家主,太女殿下派人送了卷宗过来。”
身前的小侍儿正半蹲着替她捋顺衣摆的褶皱,姜逸挥了挥衣袖,低声吩咐:“行了,下去吧。”
姜逸掸了掸衣袖,大步流星的出了门。
院中站着两个小黄门,身上的云纹衣裳是宫里的特有的规制,其中一个双手捧着两摞泛黄的卷宗,都毕恭毕敬的立着。二人远远的见了她便躬身行礼禀报:“奴才参见姜大人,我等奉殿下的命,来给您送教坊司的卷宗。”
姜逸拱手正色还礼:“劳烦二位内官了。”
自有她身后的侍女接过卷宗,姜逸再给了赏钱,将人妥帖的打发走了之后便进了书房,开始查看这教坊司的卷宗。卷宗不多,不过半个时辰姜逸便合上枯黄的最后一页。
她抬手端过案边的清茶,轻啜一口,脑子里开始慢慢想着这差事该如何办才好。
教坊司设立于大昭开国之初,起初里面关押的是前朝的皇室家眷,教坊司的作用便是将其教化,学习本朝礼仪,以达到彰显国威、文化驯服的目的。
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只是后来国本稳固,教坊司也就慢慢不为人提起。直到后来,一些天牢不方便关押的男犯人,开始放在教坊司暂扣,再后来就慢慢就演变成了一个声乐场所。虽然是朝廷设立,但六部皆不管辖,倒成了法外之地。
民间戏称其为官窑,里面的男子被称为官雀。
再加上大昭律法是不禁止官员出入声色场合,所以这教坊司和朝廷官员牵绊及其深,里面的乌糟事必定不少,若要清查,还真是不好贸然行动。
茶水饮尽,姜逸垂眸放下茶盏,心中有了个大体的主意,既然不好真刀真枪的提审,那就先去探探虚实。
她抬眸看着窗外,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只余半片余晖。
这时辰,正是教坊司做生意的时刻吗!
心中拿定了主意,姜逸起身就出门去了。到了院中的时候,吩咐院里伺候的小侍儿备马。
她慢悠悠的往门口去,她的贴身护卫兰英,一路小跑着迎面跑到她面前停下,朝她躬身行礼后,疑惑的问:“主子,您,您备马是要去哪啊?”
兰英是她娘当年从奴隶市场买来的,当时她才七岁一顿能吃七八个馒头,有一把子好力气。她娘就是看中了她身板子结实,便买来给她当护卫。
兰英小时候呆呆笨笨的,跟着姜逸久了,如今倒是愈发机灵了。
姜逸抬眸瞧着她鬓发中渗出的汗珠,这妮子一定是得了信一路跑来的。
姜逸温声道:“去教坊司”
“啊!”兰英瞪大了眸子,“您什么时候好这口了?”
姜逸凤眸一眯,“你倒是排揎上我了。”
兰英跟着她十几年,除了主仆的情分,姜逸还把她当半个妹妹看,私下里不怎么拘着她,如今说话倒是越发出格了。
兰英心头一紧,缩了缩脖子满脸赔笑,“主子,我不是那意思,就是,就是一时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