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学术会议明天开始,今天下午还有点时间,余老师干脆放他们自由活动,也不管他们,让他们自己在沪市逛一逛,看看这个繁华发达的魔都。
学生们也没一块儿活动,四个人分成了男女两队,何维淑和高华月把东西在酒店放好,又换了一身清爽的衣服才出门。
高华月吐槽道:“他们男生也真是不讲究,坐了这么长时间火车,身上都一股味,也不洗洗就这样出门,幸好咱们不一起,要不然我都不好意思捂鼻子。”
她说话总是带着淡淡的好笑感,何维淑跟她待在一起,嘴角上去后就下不来。
两人都是第一次来沪市,见什么都新奇,沪市与省城的差别跟省城和市里的差别差不多大,本来何维淑从县里到省里就属于“土包子进城”,这下来了沪市,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
“怪不得人都说沪市叫魔都呢,这繁华程度可比咱们省城高端太多了。”高华月感慨,“而且这边好多外国人哦,刚才我看见好几个白皮肤的过去,跟咱们长得真是两模两样的。”
后一句话她特意压着声音,生怕被人听到一般。
何维淑也认同道:“可能我还是看惯了咱们黄种人,猛一看到他们还挺奇怪的,别说大家不是一个人种了,感觉往我身边一站,大家都不是一个物种一样。”
高华月被她这描述笑道,但也十分赞同,并补充:“要不大家一直叫洋鬼子呢,就是因为瞧不惯,看着害怕,要我说,其实白人还好些,黑人看着更是心里一惊。”
“那我们看他们心里一惊,他们看我们是不是也觉得吓人?”
“可能吧,你想想,也许我们在黑人眼里就是被剥了皮的人,是不是更恐怖?”
何维淑搓了搓双臂:“你这描述好诡异啊。”
“我实话实说嘛。”高华月笑嘻嘻的。
两人在南京东路逛了逛,买了特产糕团吃,何维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青团,黏黏糯糯的,一口咬下去,甜豆沙中带着草本的清香,裹着椰蓉的双酿团她也很喜欢,白白胖胖的小团子,里面两种馅,光是看着就很可口,就是里面的芝麻馅稍微有点干巴。
肉松馅的青团她就不是很喜欢了,而高华月与她正相反,买了好几个肉松馅的。
她俩晚上吃的沪市生煎和荠菜大馄饨。
何维淑道:“这馄饨跟我老家饺子差不多大,就是包法不太一样。”在她的印象里,馄饨都是薄皮馅儿少的那种。
高华月是南方人,家乡不吃饺子,对此倒没有什么感觉。
荠菜馄饨蘸着店家独家熬制的辣椒酱,咸咸辣辣的很是美味,一人吃了一大盘。
第二天学术会议开始,大家都打扮整齐,穿着正装,跟在导师身后进场。
一上午都是大佬们在演讲,何维淑小声道:“这次会议来了好多厉害的人物啊。”
高华月也低声跟她咬着耳朵:“好多参考文献。”
何维淑抿着唇憋笑。
上午场结束,外面餐点也都已经就位。
几人拿着盘子排着队,装模做样的夹着东西吃,实则眼睛都已经冒绿光了。
萧策边往嘴里塞东西边道:“大沪市不愧是大沪市,准备的东西这么好,唔,这小蛋糕真好吃,比我们之前参加的学术会议上的小蛋糕都好吃。”
“说实话,会议上说的什么先进材料、先进技术,我听的一知半解,还是这小蛋糕最实在,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不难理解,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余老师刚才就在跟朋友聊天,这会儿才从里面出来,瞧见自己俩男弟子,那狼吞虎咽的丢脸样,简直让人没眼看,他扶额苦笑,带着朋友径直略过他俩,目不斜视到大家从来不认识。
俩男弟子一点也不意外,还跟何维淑道:“没事,咱老师一直都这样,反正只要到会场吃的这,他就装不认识咱,咱做学生的也要识趣儿,千万别去打扰他。”
话音刚落,就见本应“互不相识”导师带着他朋友笑着朝他们这边走过来,走到何维淑跟高华月旁边。
萧策俩人赶忙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去,装出一副人模人样来。
余老师瞥了他俩一眼,冲朋友介绍道:“这是我几个不成器的学生。”
朋友笑:“你这就是谦虚了,这瞧着一表人才的,哪就像不成器的样子了。”
余老师哈哈笑起来:“你就别夸他们了,本来尾巴就已经翘上天了,再夸就当真了。”
说完他指着何维淑道:“我可要跟你好好介绍介绍她。”
何维淑一脸诧异,朋友也很好奇。
“你知道她之前是谁的学生吗?”
“谁的?”
“张云英老师的,还是关门弟子呢。”
那朋友更是惊讶:“那怎么跟着你了?”张老师在业内还是很出名的,要不是因为家乡在清阳省省城,她本人现在说不定在京城最高学府任教呢。
“也是我捡了便宜了,她正好对种植方向感兴趣,张老师就向她推荐了我。”余老师笑呵呵的。
那朋友也笑,看向何维淑的眼神也不一样起来:“能被张老师收作关门弟子的学生,肯定不简单,那的确是你讨了巧了。”这个“不简单”可不是学生背景,以张老师的实力,还不至于就因为学生背景就收为关门弟子。
何维淑赶忙道:“两位老师过奖了,我真的就是很普通的学生而已。”
余老师笑道:“行了,你就别过谦了,你要还是普通学生,那不普通的学生得是什么样的?”
旁边的萧策也帮腔道:“就是就是,师妹在我们眼里就跟学习机器一样,从早学到晚,也不见她学的着急。”
“我感觉相比于临床,师妹更适合做研究,特别能沉下心。”
高华月道:“哪有,维淑临床也做的很好的好吧,哪像你们俩,画虎不成反类犬的。”
第39章 寒假
学术会议总共举行两天,但余老师允许他们在沪市多停留一天,让他们自己出去逛逛景点,给家人买点特产。
何维淑没跟着大部队一起活动,而是约了隋黛见面,隋黛就在沪市上班。
两人约在咖啡厅,一见面就是一个大拥抱,她们上次见面还是过年期间,隋黛挽着她笑起来:“时间过得真快,今年又快过去了。”
“是,而且我今年生活还发生了大转变。”
“对!这个是让我觉得最奇幻的。”隋黛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她,说,“我之前一直觉得你肯定是我们俩结婚比较晚的那个,因为你一直以来都是对感情不太上心,我大学还谈了几段恋爱呢,结果你一个电话跟我说你要结婚了,还是跟崔承安,你都不知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我还以为你在跟我开玩笑。”
何维淑哈哈笑起来,顺着毛捋:“我的错我的错,之前没有告诉你,因为之前不稳定,自己也觉得整个过程都不像是真的,就没敢跟别人说。”
隋黛摆摆手不甚在意:“ok的啦,咱俩多少年的朋友了,你什么性格,我还能不了解吗?”
服务员把咖啡甜品端上来,精致漂亮,无一不透露着大魔都的摩登与考究。
隋黛端起卡布奇诺抿了一口,整个人坐进宽大柔软的单人沙发椅里,双腿随意交叠,时不时轻晃脚尖。
何维淑的目光被她身上的气质吸引,不自禁多打量了两眼,她上身穿着宽松的燕麦色高领毛衣,松垮地挽在窄版直筒裤外,脚上是一双纤瘦的麂皮短靴,米色的羊绒围巾随意搭在椅背上,咖啡在指尖氤氲出热气,举重若轻又漫不经心,与高中时对着时尚杂志臭美的小姑娘截然不同,成长的更加成熟与浑然。
她笑道:“你在沪市也工作几年了吧?感觉怎么样?”
隋黛大学就是在沪市读的,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留在这个各方面都走在国内前沿的城市。
隋黛单手撑着下巴想了想:“虽然有时候压力也比较大,但我还是挺喜欢这里的,这边比老家自由。”
说着,她又好笑起来:“哎,你知道吗,去年我不是回家给你当伴娘吗,我妈知道后就说当年的同学们都结婚了,就我都熬成老姑娘了,看谁还要我。”
何维淑不赞同地摇摇头。
隋黛慵懒地往后一靠,掀着眼皮道:“在这里就没人说我,大家都在忙事业,都在想什么时候能成为副主编,成为主编,爱情嘛,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味料而已。”说着,她俏皮地冲她眨了下眼。
何维淑也为她感到高兴,她们二人选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一个安稳一个自由,她想,如果她有孩子,如果是个女儿,她会希望她像隋黛一样,只为了自己而活,努力拼搏事业,活得洒脱又烂漫。
相间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天,两人叙着高中时的旧事。
隋黛笑:“刚跟你坐一起时,我很害怕的。”
何维淑诧异:“为什么?”
学生们也没一块儿活动,四个人分成了男女两队,何维淑和高华月把东西在酒店放好,又换了一身清爽的衣服才出门。
高华月吐槽道:“他们男生也真是不讲究,坐了这么长时间火车,身上都一股味,也不洗洗就这样出门,幸好咱们不一起,要不然我都不好意思捂鼻子。”
她说话总是带着淡淡的好笑感,何维淑跟她待在一起,嘴角上去后就下不来。
两人都是第一次来沪市,见什么都新奇,沪市与省城的差别跟省城和市里的差别差不多大,本来何维淑从县里到省里就属于“土包子进城”,这下来了沪市,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
“怪不得人都说沪市叫魔都呢,这繁华程度可比咱们省城高端太多了。”高华月感慨,“而且这边好多外国人哦,刚才我看见好几个白皮肤的过去,跟咱们长得真是两模两样的。”
后一句话她特意压着声音,生怕被人听到一般。
何维淑也认同道:“可能我还是看惯了咱们黄种人,猛一看到他们还挺奇怪的,别说大家不是一个人种了,感觉往我身边一站,大家都不是一个物种一样。”
高华月被她这描述笑道,但也十分赞同,并补充:“要不大家一直叫洋鬼子呢,就是因为瞧不惯,看着害怕,要我说,其实白人还好些,黑人看着更是心里一惊。”
“那我们看他们心里一惊,他们看我们是不是也觉得吓人?”
“可能吧,你想想,也许我们在黑人眼里就是被剥了皮的人,是不是更恐怖?”
何维淑搓了搓双臂:“你这描述好诡异啊。”
“我实话实说嘛。”高华月笑嘻嘻的。
两人在南京东路逛了逛,买了特产糕团吃,何维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青团,黏黏糯糯的,一口咬下去,甜豆沙中带着草本的清香,裹着椰蓉的双酿团她也很喜欢,白白胖胖的小团子,里面两种馅,光是看着就很可口,就是里面的芝麻馅稍微有点干巴。
肉松馅的青团她就不是很喜欢了,而高华月与她正相反,买了好几个肉松馅的。
她俩晚上吃的沪市生煎和荠菜大馄饨。
何维淑道:“这馄饨跟我老家饺子差不多大,就是包法不太一样。”在她的印象里,馄饨都是薄皮馅儿少的那种。
高华月是南方人,家乡不吃饺子,对此倒没有什么感觉。
荠菜馄饨蘸着店家独家熬制的辣椒酱,咸咸辣辣的很是美味,一人吃了一大盘。
第二天学术会议开始,大家都打扮整齐,穿着正装,跟在导师身后进场。
一上午都是大佬们在演讲,何维淑小声道:“这次会议来了好多厉害的人物啊。”
高华月也低声跟她咬着耳朵:“好多参考文献。”
何维淑抿着唇憋笑。
上午场结束,外面餐点也都已经就位。
几人拿着盘子排着队,装模做样的夹着东西吃,实则眼睛都已经冒绿光了。
萧策边往嘴里塞东西边道:“大沪市不愧是大沪市,准备的东西这么好,唔,这小蛋糕真好吃,比我们之前参加的学术会议上的小蛋糕都好吃。”
“说实话,会议上说的什么先进材料、先进技术,我听的一知半解,还是这小蛋糕最实在,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不难理解,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余老师刚才就在跟朋友聊天,这会儿才从里面出来,瞧见自己俩男弟子,那狼吞虎咽的丢脸样,简直让人没眼看,他扶额苦笑,带着朋友径直略过他俩,目不斜视到大家从来不认识。
俩男弟子一点也不意外,还跟何维淑道:“没事,咱老师一直都这样,反正只要到会场吃的这,他就装不认识咱,咱做学生的也要识趣儿,千万别去打扰他。”
话音刚落,就见本应“互不相识”导师带着他朋友笑着朝他们这边走过来,走到何维淑跟高华月旁边。
萧策俩人赶忙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去,装出一副人模人样来。
余老师瞥了他俩一眼,冲朋友介绍道:“这是我几个不成器的学生。”
朋友笑:“你这就是谦虚了,这瞧着一表人才的,哪就像不成器的样子了。”
余老师哈哈笑起来:“你就别夸他们了,本来尾巴就已经翘上天了,再夸就当真了。”
说完他指着何维淑道:“我可要跟你好好介绍介绍她。”
何维淑一脸诧异,朋友也很好奇。
“你知道她之前是谁的学生吗?”
“谁的?”
“张云英老师的,还是关门弟子呢。”
那朋友更是惊讶:“那怎么跟着你了?”张老师在业内还是很出名的,要不是因为家乡在清阳省省城,她本人现在说不定在京城最高学府任教呢。
“也是我捡了便宜了,她正好对种植方向感兴趣,张老师就向她推荐了我。”余老师笑呵呵的。
那朋友也笑,看向何维淑的眼神也不一样起来:“能被张老师收作关门弟子的学生,肯定不简单,那的确是你讨了巧了。”这个“不简单”可不是学生背景,以张老师的实力,还不至于就因为学生背景就收为关门弟子。
何维淑赶忙道:“两位老师过奖了,我真的就是很普通的学生而已。”
余老师笑道:“行了,你就别过谦了,你要还是普通学生,那不普通的学生得是什么样的?”
旁边的萧策也帮腔道:“就是就是,师妹在我们眼里就跟学习机器一样,从早学到晚,也不见她学的着急。”
“我感觉相比于临床,师妹更适合做研究,特别能沉下心。”
高华月道:“哪有,维淑临床也做的很好的好吧,哪像你们俩,画虎不成反类犬的。”
第39章 寒假
学术会议总共举行两天,但余老师允许他们在沪市多停留一天,让他们自己出去逛逛景点,给家人买点特产。
何维淑没跟着大部队一起活动,而是约了隋黛见面,隋黛就在沪市上班。
两人约在咖啡厅,一见面就是一个大拥抱,她们上次见面还是过年期间,隋黛挽着她笑起来:“时间过得真快,今年又快过去了。”
“是,而且我今年生活还发生了大转变。”
“对!这个是让我觉得最奇幻的。”隋黛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她,说,“我之前一直觉得你肯定是我们俩结婚比较晚的那个,因为你一直以来都是对感情不太上心,我大学还谈了几段恋爱呢,结果你一个电话跟我说你要结婚了,还是跟崔承安,你都不知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我还以为你在跟我开玩笑。”
何维淑哈哈笑起来,顺着毛捋:“我的错我的错,之前没有告诉你,因为之前不稳定,自己也觉得整个过程都不像是真的,就没敢跟别人说。”
隋黛摆摆手不甚在意:“ok的啦,咱俩多少年的朋友了,你什么性格,我还能不了解吗?”
服务员把咖啡甜品端上来,精致漂亮,无一不透露着大魔都的摩登与考究。
隋黛端起卡布奇诺抿了一口,整个人坐进宽大柔软的单人沙发椅里,双腿随意交叠,时不时轻晃脚尖。
何维淑的目光被她身上的气质吸引,不自禁多打量了两眼,她上身穿着宽松的燕麦色高领毛衣,松垮地挽在窄版直筒裤外,脚上是一双纤瘦的麂皮短靴,米色的羊绒围巾随意搭在椅背上,咖啡在指尖氤氲出热气,举重若轻又漫不经心,与高中时对着时尚杂志臭美的小姑娘截然不同,成长的更加成熟与浑然。
她笑道:“你在沪市也工作几年了吧?感觉怎么样?”
隋黛大学就是在沪市读的,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留在这个各方面都走在国内前沿的城市。
隋黛单手撑着下巴想了想:“虽然有时候压力也比较大,但我还是挺喜欢这里的,这边比老家自由。”
说着,她又好笑起来:“哎,你知道吗,去年我不是回家给你当伴娘吗,我妈知道后就说当年的同学们都结婚了,就我都熬成老姑娘了,看谁还要我。”
何维淑不赞同地摇摇头。
隋黛慵懒地往后一靠,掀着眼皮道:“在这里就没人说我,大家都在忙事业,都在想什么时候能成为副主编,成为主编,爱情嘛,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味料而已。”说着,她俏皮地冲她眨了下眼。
何维淑也为她感到高兴,她们二人选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一个安稳一个自由,她想,如果她有孩子,如果是个女儿,她会希望她像隋黛一样,只为了自己而活,努力拼搏事业,活得洒脱又烂漫。
相间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天,两人叙着高中时的旧事。
隋黛笑:“刚跟你坐一起时,我很害怕的。”
何维淑诧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