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125节
  俞三郎跟村长打过招呼,让村里巡逻队巡山的时候,多少注意点,看有没有人往那边去。
  对此老爷子也知道一些,听俞三郎这么一说,便知道谭家的贵人为的什么来了。
  老爷子也没多问,倒是问了好些乡试的事儿,俞三郎和俞松一一回答着。
  “好啊,我年轻时在铺子里,每到科举时节,看到那些读书人来来往往便心生羡慕,想着若是有一天我也能去考一下就好了。”
  “我没那个命,我孙儿考上了,往后我也算是老太爷了。”老爷子回忆着年轻时的向往,心酸又满足的感叹。
  “爹,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您和娘把身体养得棒棒的,瞧好儿吧!”俞三郎给老爷子鼓劲儿。
  “嗯,可得好好养着,我还等着小松去过那金銮殿,回来给我讲一讲皇帝是个什么模样呢~”俞老爷子点点头,有些神往的看着俞松。
  “……”俞三郎和俞松同时沉默,然后看了一眼红豆,然后笑了。
  俞红豆没在听爷几个的对话,她正扒着自家娘亲身边,听她跟贺氏还有老太太说着田满满和俞薏米的事儿。
  “真跟老四长得一样?哎哟,这将来可怎么嫁人呐。”俞老太太听说田满满生的女儿跟四儿子长得一样,第一反应不是喜,而是拍腿。
  俞红豆忍着笑看她奶,不愿意承认此刻的自己心里很爽。
  “女大十八变,小时像爹,长大像娘,奶奶您不用担心。”贺氏听着这话不太像样,即便四房没在也帮忙找补了一下。
  贺氏对着许氏和红豆笑:“咱老俞家还真没有长得难看的。”
  “来年我们小直也该启蒙入学了,村长找了之前弘扬的一个同窗把村学堂又办起来了。”
  贺氏跟许氏赞叹了一番俞松的厉害之处,转而说到俞直身上。
  俞红豆盯着贺氏的脸看了几眼。
  之前总听娘夸奖贺氏人善且会做人,这会儿见她提起俞直,脸上只见欢喜不见其他,若是真心,想来俞直应该不会变成原着中那个小绿茶了。
  刚刚许氏给几个孩子拿了些吃的,俞直带着两个妹妹守着在摇篮里的弟弟,在正房门口分着吃东西呢。
  这会儿听见自己的名字,转头对着贺氏一笑,拍着小胸脯保证。
  “娘~等我进了学堂肯定好好学,将来也跟三叔一样,考科举当官,给娘争脸~”
  在场的大人都听见了,童声稚语之后,迎来一片笑声。
  俞榛就是这个时候回来的,他早起被桃溪村一户人家拉过去治病,忙活到现在。
  刚进村就有人跟他说三叔一家回来了,他加快脚步回来。
  一进门就听见儿子拍着胸脯说大话,顿时就笑了。
  “三叔,三婶,小松,红豆,你们回来了~”俞榛脸上带着笑拎起儿子进门,跟三房打招呼。
  俞红豆看着眼前一脸开朗的俞榛,回想当初那个木讷沉闷的大堂哥,暗中感叹五年时光而已,对有些人来说,却恍若隔世。
  第229章 三房二房话家常
  对于大房曾经做的事,三房没有翻篇,可对大房的态度,却已经云淡风轻。
  包括眼前的俞榛,大家坐在老爷子老太太跟前一起谈笑风生,可彼此都心知肚明,情谊却是不复存在了。
  他们没有在老宅留饭,只跟老爷子商定什么时候摆席,连着摆两天,让全村的人一起乐呵乐呵,然后便告辞了。
  回到自家,俞二郎夫妻和俞栗夫妻已经在门口守候了。
  “想着你们就得先去老爷子老太太那。”孙氏乐呵呵的上前招呼。
  “是,小松乡试过了,给老爷子报喜,二哥二嫂,稍后家里摆席,你们也来帮忙啊。”许氏拉住孙氏的手,一脸兴奋。
  比起刚刚在老宅,显然此时许氏的高兴更真实。
  “好小子!咱家出息了。”俞二郎一巴掌拍在俞松的肩膀上,然后搂住俞三郎放声大笑。
  “这就是举人老爷了?”俞栗跟他爹换班,上前一步端详自己这个堂弟。
  “恭喜三叔三婶。”俞栗的妻子沈氏一手拉着一个孩子上前贺喜。
  俞栗和沈氏已经育有两子,长子俞寻,四岁,次子俞步,才将将两岁。
  俞红豆觉得俞家下一辈人的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大堂哥家都跟着“直”走,弯弯曼曼是直的对应词,竖则与直异曲同工,一听就是兄弟。
  二堂哥家中的孩子目前来看应该是以长度单位命名。
  不知将来哥哥家的孩子又该用什么命名,俞红豆好奇又期盼。
  二房跟三房自来亲近,知道三房家里有客,干脆拉着他们去二房院中叙话。
  俞二郎跟弟弟聊了几句,问了几句俞松考试的事儿,便抛下兄弟和侄子拉着侄女去了他的工具间。
  “二哥已经走火入魔了。”俞三郎看着哥哥和女儿的背影小声吐槽,心里又妒又羡。
  妒二哥手巧,羡二哥能帮上女儿的忙。
  “我娘说,自打爹碰上红豆来找他后,整个人都鲜活了。”赚的也多了,俞栗乐呵呵的想到。
  俞二郎和俞红豆才不管他们背后蛐蛐,俞二郎现在看到红豆就双眼放光,看到墨守归的时候,虔诚的差点把他老人家供起来。
  虽然被人膜拜挺舒坦,但对于轻微社恐的墨守归来说,这样热情的俞二郎让他浑身别扭。
  所以除了指点之外,墨守归轻易不出现在俞二郎跟前。
  “红豆,你来看看这个。”俞二郎拿出一个小盒子放到俞红豆跟前。
  “做出来了?”俞红豆惊喜的看着二伯,手快的打开盒子。
  盒子里是一堆小碎木片,俞红豆拿出几片仔细的端详了一下。
  有的碎木片上有孔,有些碎木片带着凸起,木片轻薄且光滑,只是纯木色看上去就很高级。
  “这是三十二片的,如果拆得更细也不是不行,就是拼起来比较费力。”俞二郎指着盒子里的碎片。
  “这款就做三十二片,下一款咱们加大难度。”俞红豆开始动手,尝试将碎木片安插在一起。
  根据记忆中的模样,三五下,几个碎木片便拼接到一处,一辆平板马车的雏形已经隐约可见。
  没错,这就是后世有名的立体拼图,这是第一款,是根据当初她在东山进山路上签到获得的榆木平板货车的造型制作的。
  第二款俞红豆打算出进山路签到出的厢式马车。
  第三款么……等她明儿签到了再说。
  俞红豆看着平板马车得意的笑,觉得自己这个新玩具一上市,必定会掀起一片热潮。
  不过这个她暂时打算保密,打算等明年哥哥科举进京时带去给京城一个震撼。
  许氏跟许久不见的妯娌,还有有些陌生的沈氏也聊的十分投契。
  “胡桃家的老二也会走了,前儿才回来一趟。”孙氏说起女儿眼睛里全是笑。
  胡桃成亲之后,就跟丈夫侯慕林在城外一起摆摊,除了侯慕林之前售卖的一些小玩意儿外,胡桃还增加了养生茶。
  配方就是俞红豆给她分享的,材料就是俞旺斋的金丝菊和松针水。
  后来俞旺斋又增加了其他花茶,胡桃也跟着同步。
  俞氏花茶摊在城外码头上十分有名,五年下来,直接在城里买了一宅一铺。
  借着妻子娘家妹妹的势盘活了家业,侯慕林对三房一家,尤其是妻妹真是感激万分。
  对贤惠持家的妻子更是敬重,夫妻二人和和乐乐,便是头胎生了个女儿,侯慕林也欢欢喜喜,二胎生了儿子,更是心满意足。
  夫妻二人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回俞家探望,孙氏怕他们带孩子忙不过来,也时不时的会过去帮忙照看一番。
  “二嫂这儿女都离手了,现在只剩下含孙弄怡,我家这俩倒还早着……”许氏看着趴在孙氏和沈氏身边的两个孩子幽幽的叹了口气。
  “红豆还早,这丫头长的好,又有本事,将来不用愁,小松怎么说?得等明年进京之后?”
  孙氏之前听许氏说过不着急的话,以为妯娌也是想俞松进京娶个大家小姐。
  这会儿听这话音,是改变主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哎,这也是没办法,这次去州城,四弟妹……”许氏婉转的把田满满给做媒的事儿说了一遍。
  许家的身份和秘密肯定不能说,但许家六小姐嚣张跋扈,由此引出对田满满做媒的不满。
  孙氏知机,把这件事记下来,打算等回头去老宅跟老爷子老太太“无意”的念叨几句。
  三房二房聊得正欢,谭狼曋和谭燕临则无聊的在研究旺旺,墨守归则抱着刚刚得到的金色八角研究。
  “九哥,这狗真的是狗王?”谭燕临看着旺旺的狗脸,有点怀疑。
  “嗯,一狗能干十狼。”谭狼曋点头,他亲眼见过,不过那狗最后也受了很重的伤就是。
  “真是看不出来,那么你说,能带着狗王的人,到底是个什么人?”谭燕临一句话就把自己亲爱的哥哥给问住了。
  谭狼曋神情呆滞了片刻,脑子里飞快的掠过西北西南各个地方各个部落关于敖犬的传说,最终定格在某俩个地点。
  “看来我回去有的忙了。”谭狼曋难得叹气。
  这一去怕是此去经年,兄弟之间再相见都难了,更何况是别的人。
  墨守归抱着金色的零件没吱声,这几年他住在俞家,知道的事儿多了,但都懒得问更懒得说。
  这会儿听见兄弟二人两句话就推测出了一个结果。
  心下暗赞,不愧是谭家人,聪慧且出类拔萃,不知自己那傻徒弟将来有没有这个福分比上人家。
  第230章 某绿瓶饮料广告
  俞二郎干劲十足,刺激的俞红豆点子不断。
  她忽然想到,若是把风车和纺车这一类的工具也能做成模型,批量进行生产组合,是不是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
  风车和纺车是时下比重比较大的实用工具,前者可以作为动力舂稻谷磨米面,还可以用来做水磨工具,譬如安北庄的作坊。
  这些工具类的制作方法大多都是师父带徒弟,一代传一代。
  若是没有师父传承,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制作,如果她真的能把这两样制化……一些手巧的人以形制形的也能搭建出来。
  俞红豆越想越妙,便跟二伯商量,先做水车,毕竟这玩意儿有大用。
  俞红豆利弊条陈的跟自家二伯说了一遍,又交代他暂时保密。
  俞二郎乖乖的应了,看着侄女满心满眼的都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