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魏危抱刀,坐在椅子上等他。
**
整个四合院子端肃井然,大小房间鳞次栉比,少说也有二十余间,然而真正留下生活痕迹的却寥寥无几,便是这间卧房,也毫无半分富丽之气。
魏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房内很简约,门旁是红木和合窗,龟背锦窗棂格透着月色。
屋内分出两进,外头是木桌与几架多宝格,右边是整面墙的书橱,里头是一张月洞床,以落地明罩分开。屋内用的器物清贵不华丽,形制古雅,毫无浮华之气,只令人觉得沉稳,很是符合儒宗弟子的身份。
魏危想,这地方不错。红木和合窗宽敞,藏不住人影,若是外头的人攻进来,可以从床头棂格撞出去。
陆临渊端起那盏热气腾腾的姜茶,辛辣刺鼻的气息即便隔着距离,也直冲魏危的鼻腔。然而陆临渊却面不改色喝下。
魏危觉得差不多了,就抬了抬下巴开口问道:“为何不愿意和我认真打?我来儒宗,只是来找你切磋的。”
陆临渊拎起茶壶,为她倒了一杯白水:“实在抱歉,我这人有个毛病。”
魏危洗耳恭听,以为陆临渊要说出什么功法破绽,积年沉疴之类,却只听见陆临渊微微叹息。
“……只要死不了,我就不想动弹。”
魏危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魏危:“什么意思?”
陆临渊微微笑着:“正因为你不想杀我,所以我就没有必要与你生死相搏。”
魏危冷不丁开口:“如果我想杀你呢?”
陆临渊挑眉:“你杀我,我就会死啊。”
魏危:“……”
魏危本来觉得这些年她一心想要当天下第一是练武练傻了,没想到强中自有强中手。
陆临渊捻着杯中的姜茶,声音平静,像是讲着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不知道百越风俗如何,但巫祝大人有没有什么碍于身份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若有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逼迫你去做一件事,纵使那事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天长日久之下,也再难对它生出半分欢喜了。”
魏危看着他,语气平淡无波,却一针见血:“所以你讨厌练武?”
陆临渊啊一声,眨了眨眼睛,莞尔:“我说得这么明显?”
魏危眯起眼睛:“你这么讨厌练武,偏偏是个练武的奇才。我敢说你们中原加上我们百越,没有人比你根骨更好,你这种人就算三岁捡起一根树枝,十八岁也能成为大侠。”
陆临渊这次是真的笑了:“承蒙巫祝的夸奖,可惜我这天赋没法给别人。”
儒宗说勤能补拙,但对真正攀爬到顶峰的人来说,才知道天赋这两字有多重要。
江湖中,一个人若在少年时不能在江湖上排上名号,那他这一辈子的武学造诣也就到头了。
魏危不甘心:“真没办法努力一下?”
陆临渊却已彻底放松下来,眼皮都懒得掀开:“努力不了,就如巫祝大人一心想做天下第一,我也一心只想在儒宗混吃等死。”
陆临渊是魏危遇见的头一个能与她打成平手的人,但这人居然放着天赏赐吃饭的武学天赋当做玩物,说出“想一辈子在儒宗混吃等死”这种话来。
魏危简直匪夷所思。
魏危审视着陆临渊,陆临渊也含笑看着她,桃花眼中带着几分惫懒。
“……罢了。”
魏危从怀中掏出另一封帖子。
陆临渊见此缓缓坐直了。
这位百越巫祝第一次见面就用一封两年前的旧帖逼他切磋,算他当年大意,可总不能还有第二封战帖吧?
魏危便道:“借支笔。”
陆临渊顿了顿,虽不明所以,还是依言取过桌角的紫毫笔递过去。
魏危在那封帖子上写下三个字。
——陆临渊。
陆临渊见她写得认真,不禁生出几分好奇,微微倾身侧目望去。等看清帖子上的字,低低笑出来:“这是什么,阎王帖么?”
那帖子赫然列着十来个名字,正是依着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演武榜排名所书。
每隔五年,在扬州都会举办一次演武大会,召集天下少年豪杰互相切磋,以武论道,重定座次。只是儒宗超然世外,被视为天下道统,弟子从不参与此等排名,故而陆临渊的名字,暂且被添在了榜单最末。
本来陆临渊这个名字已经被划去了,但是刚刚魏危又再把他加上。
看来是魏危来之前自信满满,觉得自己肯定能打败陆临渊才提前划掉的。
魏危把帖子一合,面无表情:“我本来想来青城打败你之后,下一站就去扬州找这个中原第十。”
但是没想到第一步就失败了。
帖子被魏危放在桌上,陆临渊伸手拿起,轻轻翻开。目光在那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上慢慢扫过,最终停留在那个新添的“陆临渊”三字上。
国都开阳时下风靡楚派侬丽纤长的字体,青城儒宗则推崇赵派的宽绰典雅。魏危的字,却与这两派截然不同,字形谈不上优美,笔画却干净利落,横平竖直,转折处锋芒毕露,透着一股斩钉截铁的锐气。
字如其人,一如魏危那柄霜雪刀。
“其实……”陆临渊食指在魏危刚刚摁过的地方轻轻蹭了一下,状似无意地丢开帖子,说起这话来也是淡淡的,一点也不猖狂,“你也不必费心去找旁人。”
魏危不由得看向他。
陆临渊眸中似有星点闪烁,温和如玉的皮下流露出一点张狂的恣意,含笑道:“你赢了我,就是赢了整个中原了。”
房中一静。
很难想象,一向以仁义宽和谦逊守礼示人的儒宗弟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等锋芒毕露、过刚易折的言语,于少年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年轻气盛,总有一天会触到霉头,于人亏损。
“我不信。”魏危便道,“有人告诉我,你们中原人最会骗人。”
陆临渊的神色仿佛云雾遮蔽的高山,似笑非笑:“是人皆会欺瞒,但我没有必要骗你。”
魏危:“儒宗从不涉足江湖排名。而且我听说你除了两年前去百越,从未出过青城,你怎么知道你就是江湖第一?”
陆临渊浑水摸鱼:“子非鱼……”
霜雪刀被拇指推出出鞘一寸,陆临渊噤声。
片刻沉寂后,陆临渊不知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其实巫祝大人不妨暂留儒宗,青城也有好些身手不错的豪杰。”
魏危:“你想让我留下来?”
陆临渊不知为何笑了笑:“巫祝大人不愿意吗?”
屋内那灯盏缠绵的光倒映在魏危那双乌黑的眸子里,露出来的脖颈也打上一层冷釉般的的光泽。
她想了想,问:“你说得那些人比起你如何?”
不知不觉,陆临渊已经成为一种评价标准了。
陆临渊沉吟道:“尚可。”
那就是不如何。
陆临渊:“儒宗弟子不入江湖排名,或许还有些未交过手的同门,藏龙卧虎也未可知……”
魏危抬眼:“我只想和你打。”
陆临渊微微笑着,住了口,看着她。
他披着鹤氅,里头青色的外袍与里衣因为先前的打斗已经松垮下来,领口下可以看见线条明晰的锁骨。
他的目光澄澈而温和,周身散发着一种温润如玉的君子气度。若只单单看这样的气质,会让人觉得陆临渊是个端方雅正的儒宗君子。
魏危:“其他人我不在意,我来中原就是为了天下第一。如果不能打败你,那我到儒宗就毫无意义了。”
百越人对猎物一向很有耐心,况且以武学造诣来看,陆临渊很强,值得魏危等上这么一遭。
陆临渊问:“可我若是不能满足巫祝所愿呢?”
魏危便道:“那我也想知道,儒宗到底是怎么教的你。”
方外清灵之地,怎么养出一个与百越十二尸祝喂了上万招的魏危同水平的陆临渊。
陆临渊那双灼灼的桃花眼忽如冬风吹过,倏而凋零,淡淡:“这有什么好让巫祝好奇的呢?”
**
夜色已深,事情暂告一段落,魏危打了个哈切道:“好了,那我就暂且呆在儒宗,你不会明天就去向你师父举报我吧?”
陆临渊的师父是儒宗掌门徐潜山,在魏危所知里,似乎不是位对百越宽和的人。
陆临渊忍不住挑眉:“在巫祝眼里,我难道是这种人?”
魏危:“人未死之前都不能盖棺定论。”
陆临渊很轻地笑了笑:“巫祝大人这话说得很对。”
月已西沉,再说下去天都要亮了,陆临渊提起灯笼:“巫祝随我来。”
坐忘峰偌大一个院落,自然备有客房。
陆临渊带魏危来到隔壁,吱嘎一声推开长久无人居住的房门,一股长久没有人气的冰凉感扑面而来。
陆临渊身形顿了顿,在近旁的红木桌子一抹,指尖上一层浅浅发亮的尘埃。他微微叹了一口气,显然也是没料这间屋子居然还有住人的时候。
**
整个四合院子端肃井然,大小房间鳞次栉比,少说也有二十余间,然而真正留下生活痕迹的却寥寥无几,便是这间卧房,也毫无半分富丽之气。
魏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房内很简约,门旁是红木和合窗,龟背锦窗棂格透着月色。
屋内分出两进,外头是木桌与几架多宝格,右边是整面墙的书橱,里头是一张月洞床,以落地明罩分开。屋内用的器物清贵不华丽,形制古雅,毫无浮华之气,只令人觉得沉稳,很是符合儒宗弟子的身份。
魏危想,这地方不错。红木和合窗宽敞,藏不住人影,若是外头的人攻进来,可以从床头棂格撞出去。
陆临渊端起那盏热气腾腾的姜茶,辛辣刺鼻的气息即便隔着距离,也直冲魏危的鼻腔。然而陆临渊却面不改色喝下。
魏危觉得差不多了,就抬了抬下巴开口问道:“为何不愿意和我认真打?我来儒宗,只是来找你切磋的。”
陆临渊拎起茶壶,为她倒了一杯白水:“实在抱歉,我这人有个毛病。”
魏危洗耳恭听,以为陆临渊要说出什么功法破绽,积年沉疴之类,却只听见陆临渊微微叹息。
“……只要死不了,我就不想动弹。”
魏危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魏危:“什么意思?”
陆临渊微微笑着:“正因为你不想杀我,所以我就没有必要与你生死相搏。”
魏危冷不丁开口:“如果我想杀你呢?”
陆临渊挑眉:“你杀我,我就会死啊。”
魏危:“……”
魏危本来觉得这些年她一心想要当天下第一是练武练傻了,没想到强中自有强中手。
陆临渊捻着杯中的姜茶,声音平静,像是讲着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不知道百越风俗如何,但巫祝大人有没有什么碍于身份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若有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逼迫你去做一件事,纵使那事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天长日久之下,也再难对它生出半分欢喜了。”
魏危看着他,语气平淡无波,却一针见血:“所以你讨厌练武?”
陆临渊啊一声,眨了眨眼睛,莞尔:“我说得这么明显?”
魏危眯起眼睛:“你这么讨厌练武,偏偏是个练武的奇才。我敢说你们中原加上我们百越,没有人比你根骨更好,你这种人就算三岁捡起一根树枝,十八岁也能成为大侠。”
陆临渊这次是真的笑了:“承蒙巫祝的夸奖,可惜我这天赋没法给别人。”
儒宗说勤能补拙,但对真正攀爬到顶峰的人来说,才知道天赋这两字有多重要。
江湖中,一个人若在少年时不能在江湖上排上名号,那他这一辈子的武学造诣也就到头了。
魏危不甘心:“真没办法努力一下?”
陆临渊却已彻底放松下来,眼皮都懒得掀开:“努力不了,就如巫祝大人一心想做天下第一,我也一心只想在儒宗混吃等死。”
陆临渊是魏危遇见的头一个能与她打成平手的人,但这人居然放着天赏赐吃饭的武学天赋当做玩物,说出“想一辈子在儒宗混吃等死”这种话来。
魏危简直匪夷所思。
魏危审视着陆临渊,陆临渊也含笑看着她,桃花眼中带着几分惫懒。
“……罢了。”
魏危从怀中掏出另一封帖子。
陆临渊见此缓缓坐直了。
这位百越巫祝第一次见面就用一封两年前的旧帖逼他切磋,算他当年大意,可总不能还有第二封战帖吧?
魏危便道:“借支笔。”
陆临渊顿了顿,虽不明所以,还是依言取过桌角的紫毫笔递过去。
魏危在那封帖子上写下三个字。
——陆临渊。
陆临渊见她写得认真,不禁生出几分好奇,微微倾身侧目望去。等看清帖子上的字,低低笑出来:“这是什么,阎王帖么?”
那帖子赫然列着十来个名字,正是依着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演武榜排名所书。
每隔五年,在扬州都会举办一次演武大会,召集天下少年豪杰互相切磋,以武论道,重定座次。只是儒宗超然世外,被视为天下道统,弟子从不参与此等排名,故而陆临渊的名字,暂且被添在了榜单最末。
本来陆临渊这个名字已经被划去了,但是刚刚魏危又再把他加上。
看来是魏危来之前自信满满,觉得自己肯定能打败陆临渊才提前划掉的。
魏危把帖子一合,面无表情:“我本来想来青城打败你之后,下一站就去扬州找这个中原第十。”
但是没想到第一步就失败了。
帖子被魏危放在桌上,陆临渊伸手拿起,轻轻翻开。目光在那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上慢慢扫过,最终停留在那个新添的“陆临渊”三字上。
国都开阳时下风靡楚派侬丽纤长的字体,青城儒宗则推崇赵派的宽绰典雅。魏危的字,却与这两派截然不同,字形谈不上优美,笔画却干净利落,横平竖直,转折处锋芒毕露,透着一股斩钉截铁的锐气。
字如其人,一如魏危那柄霜雪刀。
“其实……”陆临渊食指在魏危刚刚摁过的地方轻轻蹭了一下,状似无意地丢开帖子,说起这话来也是淡淡的,一点也不猖狂,“你也不必费心去找旁人。”
魏危不由得看向他。
陆临渊眸中似有星点闪烁,温和如玉的皮下流露出一点张狂的恣意,含笑道:“你赢了我,就是赢了整个中原了。”
房中一静。
很难想象,一向以仁义宽和谦逊守礼示人的儒宗弟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等锋芒毕露、过刚易折的言语,于少年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年轻气盛,总有一天会触到霉头,于人亏损。
“我不信。”魏危便道,“有人告诉我,你们中原人最会骗人。”
陆临渊的神色仿佛云雾遮蔽的高山,似笑非笑:“是人皆会欺瞒,但我没有必要骗你。”
魏危:“儒宗从不涉足江湖排名。而且我听说你除了两年前去百越,从未出过青城,你怎么知道你就是江湖第一?”
陆临渊浑水摸鱼:“子非鱼……”
霜雪刀被拇指推出出鞘一寸,陆临渊噤声。
片刻沉寂后,陆临渊不知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其实巫祝大人不妨暂留儒宗,青城也有好些身手不错的豪杰。”
魏危:“你想让我留下来?”
陆临渊不知为何笑了笑:“巫祝大人不愿意吗?”
屋内那灯盏缠绵的光倒映在魏危那双乌黑的眸子里,露出来的脖颈也打上一层冷釉般的的光泽。
她想了想,问:“你说得那些人比起你如何?”
不知不觉,陆临渊已经成为一种评价标准了。
陆临渊沉吟道:“尚可。”
那就是不如何。
陆临渊:“儒宗弟子不入江湖排名,或许还有些未交过手的同门,藏龙卧虎也未可知……”
魏危抬眼:“我只想和你打。”
陆临渊微微笑着,住了口,看着她。
他披着鹤氅,里头青色的外袍与里衣因为先前的打斗已经松垮下来,领口下可以看见线条明晰的锁骨。
他的目光澄澈而温和,周身散发着一种温润如玉的君子气度。若只单单看这样的气质,会让人觉得陆临渊是个端方雅正的儒宗君子。
魏危:“其他人我不在意,我来中原就是为了天下第一。如果不能打败你,那我到儒宗就毫无意义了。”
百越人对猎物一向很有耐心,况且以武学造诣来看,陆临渊很强,值得魏危等上这么一遭。
陆临渊问:“可我若是不能满足巫祝所愿呢?”
魏危便道:“那我也想知道,儒宗到底是怎么教的你。”
方外清灵之地,怎么养出一个与百越十二尸祝喂了上万招的魏危同水平的陆临渊。
陆临渊那双灼灼的桃花眼忽如冬风吹过,倏而凋零,淡淡:“这有什么好让巫祝好奇的呢?”
**
夜色已深,事情暂告一段落,魏危打了个哈切道:“好了,那我就暂且呆在儒宗,你不会明天就去向你师父举报我吧?”
陆临渊的师父是儒宗掌门徐潜山,在魏危所知里,似乎不是位对百越宽和的人。
陆临渊忍不住挑眉:“在巫祝眼里,我难道是这种人?”
魏危:“人未死之前都不能盖棺定论。”
陆临渊很轻地笑了笑:“巫祝大人这话说得很对。”
月已西沉,再说下去天都要亮了,陆临渊提起灯笼:“巫祝随我来。”
坐忘峰偌大一个院落,自然备有客房。
陆临渊带魏危来到隔壁,吱嘎一声推开长久无人居住的房门,一股长久没有人气的冰凉感扑面而来。
陆临渊身形顿了顿,在近旁的红木桌子一抹,指尖上一层浅浅发亮的尘埃。他微微叹了一口气,显然也是没料这间屋子居然还有住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