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如今,玉袖都敢拒绝他了,这让李彻更加恼火。
玉袖立马过去为他宽衣,改口笑说,“妾身自然盼着大爷日日都来我这儿,可赵姨娘到底是赵家的女儿,又有父母兄弟为她撑腰……”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李彻的神色变化,纤纤素手探入了男人的衣襟,语气担忧,“妾身只是害怕,害怕大爷您偏疼妾身,反会惹赵家不快……”
玉袖温软的态度,稍稍平复了李彻胸口的闷气,他理智慢慢回拢。
玉袖的话确实提醒了他。
若非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自诩清流的赵家,居然能为一个庶出女儿拿出近万两白银添妆。
要知道二房与大房不同,二房赵怀良只是六品吏部文选司主事,俸禄微薄,妻族又不似孟家这般商贾富得流油,那这近万两白银,又是从何而来?
思及此,李彻恍然,这赵怀良只怕不像表面所见的那般老实。
若真如此,这赵家二房不可小觑。
“你说的有理。”李彻想明白后,重新套上外层的喜袍,在玉袖身上捏了一把,“改日我再来看你。”
玉袖娇俏哼笑,媚眼如丝,又目送李彻去了隔壁,嘴角的笑意瞬间淡了下去。
果然如大奶奶所言,男人,不过如此,李彻,更不值得托付信赖。
赵漫仪却还心心念念想着他,趴在榻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在看到李彻折返回来后,又扑回李彻怀中。
当夜二人吵闹过后,再次重归于好。
—
秋衣渐浓,五日后,秋闱放榜,李衡不出意外,果然中举。
刻薄如罗氏,也对这个庶子有了表示,李彻亦然,而赵清仪身为当家主母,不好装聋作哑,便吩咐檀月准备一份贺礼送去翠竹轩,当日檀月回来禀报,说赵二老爷下了帖子,请李衡到赵家族学授课。
赵清仪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二叔多半是借这个由头趁机示好,倾尽资源助李衡筹备明年会试,若明年李衡高中,将来就得还这份恩情,届时二叔再提联姻就顺理成章了。
这是大多世家门阀惯有的操作,莫说赵家这等门第,寻常富户也多会资助同乡的学子赶考,就盼着有人能一飞冲天,为本家带来更大的利益。
赵清仪并未多想,便将这件事搁在一旁。
往后将近一个月,她难得清静,每日除了打理后宅,更多时间都扑在了外头的铺子上,而先前派出跟踪罗贵的小厮也传回了消息。
罗贵三年前就拿着姐姐罗氏给的钱,在老家铜乡办了个当铺,借当铺的便利私底下放印子钱。
这若查起来,可是轻则流放,重则杀头的大罪,罗氏姐弟敢如此放肆,多半是仗着李彻在京中的官身。
赵清仪暂且按下不动,只让人继续盯着。
至于李彻么,自赵漫仪进门后,就鲜少出现在她面前了。
不管赵漫仪这件事有多丢人,也不是全无益处,好比眼下,她有了贱妾的名分,与李彻可谓日日纠缠,浓情蜜意。
罗氏更是主动把骏哥儿送去琉璃斋与赵漫仪同住,名义上算是把这个孩子过继给她傍身了。
以至于院里的下人都不敢拿赵漫仪当贱妾看待,对她多了几分恭敬,也因此,赵漫仪的气焰更胜从前。
这日一早,玉袖过来向她请安,与赵清仪闲话几句,便开始说起赵漫仪的不是。
“大奶奶,妾身觉着您就是太仁慈了,瞧瞧这一个多月来,那贱妾只在新婚第二日来给您请过安,之后日日都说自己腰酸腿软,百般推脱,这般架子,不知道的还当她才是正经主子呢。”
玉袖这般说自然有她的心思,她是不在意李彻的宠爱,却不喜欢赵漫仪那股小人得志的嘴脸,况且她们还同住一个院里,整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没少忍受赵漫仪的大小姐脾气。
而每每她受挤兑,李彻都会向着那个贱妾多一些,这更让玉袖心生不满。
她倒是怀念过去的清净日子了。
赵清仪听出玉袖话里有话,这是希望自己出手整治赵漫仪,但私心里,她不想掺和进去。
正想要如何婉拒,忽的就听玉袖掩唇干呕起来,随行的婢子赶紧抱出痰盂,看得出是随身携带了。
就说明这症状不是一两日的事。
赵清仪杏眸微动,当即让人去请郎中。
玉袖干呕一阵才缓过来,面色微红的说,“妾身没有大碍,只是近日时常犯恶心,估摸着,是又有了。”
刚伺候李彻时,玉袖怕赵清仪介意,还会服用避子汤,后来赵清仪没让她这样做,她自然而然便有了身孕。
这也在玉袖的意料之外,她原以为自己这个年纪了,应是没那么容易再怀上孩子的。
赵清仪视线掠过玉袖的小腹,倒没有太大情绪,等郎中来了以后,确诊是喜脉无疑,且已经有了月余。
赵清仪没藏着掖着,当日便昭告全府,又给玉袖多拨了两个丫鬟伺候,还免了玉袖的晨昏定省。
罗氏自是最高兴的,多一个孙子,多一分福气,不都讲究儿孙满堂,便象征性地去看了玉袖一回。
而当夜李彻知道玉袖有孕,就撇下赵漫仪去陪玉袖了。
彼时赵漫仪还和往常一样,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盼着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用顿晚膳,结果眼看着李彻拐进了玉袖房里,整夜都没出来。
赵漫仪也从下人口中得知玉袖有孕的事,本以为李彻不会在意,这会儿就被打脸,怒气直上心头。
玉袖这个贱人,仗着和赵清仪关系更近,让李骄先占了嫡长子的位置,如今玉袖再次有了身孕,倘若生下来,不论男女,玉袖的地位都将远超自己。
她决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只是玉袖同样警惕着她,所有入口贴身之物,都由赵清仪派来的婢子经手,很长一段时间,赵漫仪都找不到机会。
直到这日,玉袖用过晚膳,在院里消食。
已经快三个月了,这肚子还未显怀,但有过生产一胎的经历,她知道光吃不动容易难产,便在婢子的搀扶下,绕着琉璃斋散步。
赵漫仪在房里瞧见她,就让婢子带着燕窝过去,心口不一地恭贺玉袖。
“大爷对我很是宠爱,这燕窝山参日日都往我房里送,如今你有孕在身,我便分些给你,算是恭喜了。”
有过上回下药的事,玉袖可不敢随便接她的东西。
“多谢赵姨娘好意,不过有大奶奶照顾,我这滋补之物从未少过,你就只有大爷送你这点,还是留着自个儿享用吧。”
“不识好歹。”赵漫仪冷哼一声,上下打量她的腰身。
虽然才三个月,玉袖却被赵清仪照顾得很好,身子肉眼可见的丰盈起来。
赵漫仪像是终于找到一丝可挑剔之处,蓦地发笑,“哎呀,都说这女人有了身孕,老得更快,你年纪本就大了,容色衰败,再生第二个,这腰怕是快有水缸那么粗了吧?依我看,倒不如不生了,留点姿色,说不准还能多让大爷看你几眼。”
玉袖可不是泥捏的性子,淡笑反击,“我的骄儿养在大奶奶膝下,是李家正儿八经的嫡长子,我又是骄儿的生母,来日这李家自有我的立足之地,所以是否能有大爷的宠爱都不打紧。”
玉袖抚着肚子,语气嘲讽,“再者,就是因我年岁大了,大爷与老太太才格外在意我,生怕我因这孩子出了什么意外。”
“不像某些人,无媒苟合自甘下贱,抬不起头见不得光,依靠的只有那点宠爱,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色衰爱弛,恐怕就什么也不是了。”
跟着玉袖的两个婢子低头闷笑起来,主仆三人绕到廊下,继续散步。
赵漫仪气得面色发青,这字字句句无不是往她心里扎刀子,她愤怒地冲过去,扯过玉袖的胳膊就要理论。
“你什么意思?你一个陪房还敢取笑我?”
赵漫仪扬手就想打人,被玉袖灵巧躲过,便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玉袖眼尾余光捕捉到院门口一闪而过的青色身影。
穿着官袍回来的,必然是李彻了。
也不管李彻过来是为了看自己,还是为了陪赵漫仪,玉袖索性放弃抵抗,趁机让赵漫仪抓住她的头发。
一朝得手,赵漫仪压抑在胸口数月的恶气骤然爆发,她想都没想,按着玉袖的头往廊柱上撞去。
只是没等她用出全力,玉袖便惨叫一声,身体不受控制,径直撞了上去,发出“砰”的闷响。
两个婢子愣住,反应过来时,玉袖已经撞破了头,身子靠着廊柱,软绵绵倒了下去。
婢子忙失声呼喊救命。
赵漫仪也愣在原地,看着自己的手。
方才,她明明还没用力。
便在此时,赵漫仪被人用力从后拽住狠狠甩开,她跌倒在地的刹那间,一道青色身影从她身旁掠过,带起一股冷风。
看清来人是李彻,赵漫仪顿时慌了,“夫君……”
她是妾,其实没资格称呼这声“夫君”,只是情浓时,李彻不与她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罢了。
玉袖立马过去为他宽衣,改口笑说,“妾身自然盼着大爷日日都来我这儿,可赵姨娘到底是赵家的女儿,又有父母兄弟为她撑腰……”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李彻的神色变化,纤纤素手探入了男人的衣襟,语气担忧,“妾身只是害怕,害怕大爷您偏疼妾身,反会惹赵家不快……”
玉袖温软的态度,稍稍平复了李彻胸口的闷气,他理智慢慢回拢。
玉袖的话确实提醒了他。
若非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自诩清流的赵家,居然能为一个庶出女儿拿出近万两白银添妆。
要知道二房与大房不同,二房赵怀良只是六品吏部文选司主事,俸禄微薄,妻族又不似孟家这般商贾富得流油,那这近万两白银,又是从何而来?
思及此,李彻恍然,这赵怀良只怕不像表面所见的那般老实。
若真如此,这赵家二房不可小觑。
“你说的有理。”李彻想明白后,重新套上外层的喜袍,在玉袖身上捏了一把,“改日我再来看你。”
玉袖娇俏哼笑,媚眼如丝,又目送李彻去了隔壁,嘴角的笑意瞬间淡了下去。
果然如大奶奶所言,男人,不过如此,李彻,更不值得托付信赖。
赵漫仪却还心心念念想着他,趴在榻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在看到李彻折返回来后,又扑回李彻怀中。
当夜二人吵闹过后,再次重归于好。
—
秋衣渐浓,五日后,秋闱放榜,李衡不出意外,果然中举。
刻薄如罗氏,也对这个庶子有了表示,李彻亦然,而赵清仪身为当家主母,不好装聋作哑,便吩咐檀月准备一份贺礼送去翠竹轩,当日檀月回来禀报,说赵二老爷下了帖子,请李衡到赵家族学授课。
赵清仪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二叔多半是借这个由头趁机示好,倾尽资源助李衡筹备明年会试,若明年李衡高中,将来就得还这份恩情,届时二叔再提联姻就顺理成章了。
这是大多世家门阀惯有的操作,莫说赵家这等门第,寻常富户也多会资助同乡的学子赶考,就盼着有人能一飞冲天,为本家带来更大的利益。
赵清仪并未多想,便将这件事搁在一旁。
往后将近一个月,她难得清静,每日除了打理后宅,更多时间都扑在了外头的铺子上,而先前派出跟踪罗贵的小厮也传回了消息。
罗贵三年前就拿着姐姐罗氏给的钱,在老家铜乡办了个当铺,借当铺的便利私底下放印子钱。
这若查起来,可是轻则流放,重则杀头的大罪,罗氏姐弟敢如此放肆,多半是仗着李彻在京中的官身。
赵清仪暂且按下不动,只让人继续盯着。
至于李彻么,自赵漫仪进门后,就鲜少出现在她面前了。
不管赵漫仪这件事有多丢人,也不是全无益处,好比眼下,她有了贱妾的名分,与李彻可谓日日纠缠,浓情蜜意。
罗氏更是主动把骏哥儿送去琉璃斋与赵漫仪同住,名义上算是把这个孩子过继给她傍身了。
以至于院里的下人都不敢拿赵漫仪当贱妾看待,对她多了几分恭敬,也因此,赵漫仪的气焰更胜从前。
这日一早,玉袖过来向她请安,与赵清仪闲话几句,便开始说起赵漫仪的不是。
“大奶奶,妾身觉着您就是太仁慈了,瞧瞧这一个多月来,那贱妾只在新婚第二日来给您请过安,之后日日都说自己腰酸腿软,百般推脱,这般架子,不知道的还当她才是正经主子呢。”
玉袖这般说自然有她的心思,她是不在意李彻的宠爱,却不喜欢赵漫仪那股小人得志的嘴脸,况且她们还同住一个院里,整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没少忍受赵漫仪的大小姐脾气。
而每每她受挤兑,李彻都会向着那个贱妾多一些,这更让玉袖心生不满。
她倒是怀念过去的清净日子了。
赵清仪听出玉袖话里有话,这是希望自己出手整治赵漫仪,但私心里,她不想掺和进去。
正想要如何婉拒,忽的就听玉袖掩唇干呕起来,随行的婢子赶紧抱出痰盂,看得出是随身携带了。
就说明这症状不是一两日的事。
赵清仪杏眸微动,当即让人去请郎中。
玉袖干呕一阵才缓过来,面色微红的说,“妾身没有大碍,只是近日时常犯恶心,估摸着,是又有了。”
刚伺候李彻时,玉袖怕赵清仪介意,还会服用避子汤,后来赵清仪没让她这样做,她自然而然便有了身孕。
这也在玉袖的意料之外,她原以为自己这个年纪了,应是没那么容易再怀上孩子的。
赵清仪视线掠过玉袖的小腹,倒没有太大情绪,等郎中来了以后,确诊是喜脉无疑,且已经有了月余。
赵清仪没藏着掖着,当日便昭告全府,又给玉袖多拨了两个丫鬟伺候,还免了玉袖的晨昏定省。
罗氏自是最高兴的,多一个孙子,多一分福气,不都讲究儿孙满堂,便象征性地去看了玉袖一回。
而当夜李彻知道玉袖有孕,就撇下赵漫仪去陪玉袖了。
彼时赵漫仪还和往常一样,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盼着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用顿晚膳,结果眼看着李彻拐进了玉袖房里,整夜都没出来。
赵漫仪也从下人口中得知玉袖有孕的事,本以为李彻不会在意,这会儿就被打脸,怒气直上心头。
玉袖这个贱人,仗着和赵清仪关系更近,让李骄先占了嫡长子的位置,如今玉袖再次有了身孕,倘若生下来,不论男女,玉袖的地位都将远超自己。
她决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只是玉袖同样警惕着她,所有入口贴身之物,都由赵清仪派来的婢子经手,很长一段时间,赵漫仪都找不到机会。
直到这日,玉袖用过晚膳,在院里消食。
已经快三个月了,这肚子还未显怀,但有过生产一胎的经历,她知道光吃不动容易难产,便在婢子的搀扶下,绕着琉璃斋散步。
赵漫仪在房里瞧见她,就让婢子带着燕窝过去,心口不一地恭贺玉袖。
“大爷对我很是宠爱,这燕窝山参日日都往我房里送,如今你有孕在身,我便分些给你,算是恭喜了。”
有过上回下药的事,玉袖可不敢随便接她的东西。
“多谢赵姨娘好意,不过有大奶奶照顾,我这滋补之物从未少过,你就只有大爷送你这点,还是留着自个儿享用吧。”
“不识好歹。”赵漫仪冷哼一声,上下打量她的腰身。
虽然才三个月,玉袖却被赵清仪照顾得很好,身子肉眼可见的丰盈起来。
赵漫仪像是终于找到一丝可挑剔之处,蓦地发笑,“哎呀,都说这女人有了身孕,老得更快,你年纪本就大了,容色衰败,再生第二个,这腰怕是快有水缸那么粗了吧?依我看,倒不如不生了,留点姿色,说不准还能多让大爷看你几眼。”
玉袖可不是泥捏的性子,淡笑反击,“我的骄儿养在大奶奶膝下,是李家正儿八经的嫡长子,我又是骄儿的生母,来日这李家自有我的立足之地,所以是否能有大爷的宠爱都不打紧。”
玉袖抚着肚子,语气嘲讽,“再者,就是因我年岁大了,大爷与老太太才格外在意我,生怕我因这孩子出了什么意外。”
“不像某些人,无媒苟合自甘下贱,抬不起头见不得光,依靠的只有那点宠爱,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色衰爱弛,恐怕就什么也不是了。”
跟着玉袖的两个婢子低头闷笑起来,主仆三人绕到廊下,继续散步。
赵漫仪气得面色发青,这字字句句无不是往她心里扎刀子,她愤怒地冲过去,扯过玉袖的胳膊就要理论。
“你什么意思?你一个陪房还敢取笑我?”
赵漫仪扬手就想打人,被玉袖灵巧躲过,便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玉袖眼尾余光捕捉到院门口一闪而过的青色身影。
穿着官袍回来的,必然是李彻了。
也不管李彻过来是为了看自己,还是为了陪赵漫仪,玉袖索性放弃抵抗,趁机让赵漫仪抓住她的头发。
一朝得手,赵漫仪压抑在胸口数月的恶气骤然爆发,她想都没想,按着玉袖的头往廊柱上撞去。
只是没等她用出全力,玉袖便惨叫一声,身体不受控制,径直撞了上去,发出“砰”的闷响。
两个婢子愣住,反应过来时,玉袖已经撞破了头,身子靠着廊柱,软绵绵倒了下去。
婢子忙失声呼喊救命。
赵漫仪也愣在原地,看着自己的手。
方才,她明明还没用力。
便在此时,赵漫仪被人用力从后拽住狠狠甩开,她跌倒在地的刹那间,一道青色身影从她身旁掠过,带起一股冷风。
看清来人是李彻,赵漫仪顿时慌了,“夫君……”
她是妾,其实没资格称呼这声“夫君”,只是情浓时,李彻不与她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