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还算赵氏识趣,知道有客人,便自觉送好茶过来了。
王夫人也接过那只斗彩团花莲纹杯,其中茶汤青碧,凝翠溢香,她鼻尖轻嗅,宽大的袖摆遮掩,慢慢品出了这茶中滋味。
“这茶……还不错。”王夫人心里愈加肯定。
雀舌茶乃权贵巨富之家惯用的茶,而李家这般寒门,能拿出这种茶来招待客人,可见这些年赵清仪为这个家付出良多,若没有丰厚嫁妆,可撑不起这种日常花销。
品过茶,王夫人觉得可以谈正事了,“明心湖之事,我不知是如何传开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李素素的名声已经毁了,我伯府若要娶她,少不得造人耻笑。”
罗氏蹭地一下站起来,“要不是你搞出两个十三郎欺骗我女儿,我才不跟你定下这门亲事!”
伯府门第是高,可一个瘸子有什么用?身有残疾不得科举入仕,又不能袭爵。
李彻再次用眼神警告,随即吩咐罗妈妈,“母亲累了,送她回房。”
“不必。”罗氏按捺着火气,重新坐了回去,“我听着便是。”
王夫人轻蔑一笑,“我伯府不屑骗你李家,那婚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定下婚约之人就是我伯府嫡子,梁冶,梁十三,而非我那不争气的侄儿王十三,你们自个儿误会了,可怪不到我伯府头上。”
罗氏后槽牙咬得咯吱作响,在此之前,谁能想到堂堂伯府,居然会用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算计她呢?
思及此,她蓦地想到了赵清仪前几天提醒她的话。
“伯府是什么门第?那可是上京鼎鼎有名的勋贵人家,婆母也该想想,王夫人,究竟因何瞧上李家?”
罗氏心中警铃大作,原来,坑在这里。
一个瘸子,即便是伯府公子,也难娶到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于是王夫人就把主意打到她们李家身上,李家虽是寒门,却还有李彻这个探花郎,时日一久,她们李家还能翻身,届时李素素的身份也将水涨船高,伯府的瘸子娶她的素素,便也不算吃亏。
恨呐!实在可恨!
这赵清仪必然早就知晓其中缘故,却故意不告诉自己!
王夫人看着罗氏五彩斑斓的脸色,嘴角微微勾起,“李素素与外男私会一事成了板上钉钉,又当众落水,有失清白,为今之计,她只有两条路可走。”
李彻知道,要商量的地方就在这里,便颔首,“愿闻其详。”
“失了清誉的女子,要么草草出嫁,要么,就一根绳子吊死家中,就看你们李家要如何抉择?”王夫人语气不紧不慢。
罗氏听到她说让李素素吊死家中,气得又要跳起来,这次被罗妈妈按住了。
李彻拧眉沉思,“王夫人所说的草草出嫁,又是何意?”
“她与我侄儿私会,落水后又是我的侄儿将她救起,她可以选择嫁给我的侄儿。”
“你做梦!”
罗氏身子被按住了,嘴巴还能动,她瞪着王夫人,“那王十三无父无母,又无家业,还敢勾.引我的素素,我怎么可能让素素嫁给这种人?”
王夫人等的就是这句话,面上却还端着,“你女儿不知廉耻,嫁给我的侄儿,都算她高攀了。”
“你……”罗氏捂着胸口,生怕自己背过气去。
王夫人冲她莞尔一笑,“不过,你们若是愿意,也不是不行,还是同最初商定的那般,三千两嫁妆,一分都不能少。”
李素素立在后头,眼泪啪嗒啪嗒的落,那王十三固然有一副好皮囊,可却是如母亲所说,他只是王夫人的远方侄儿,无父无母,又无家业可以继承,更无功名在身,自己还要倒贴三千两,实非良配。
可自己的清誉清白已经……
李素素掩面跑了出去。
见此情形,王夫人也明白了李素素的态度,这是瞧不上她的侄儿,不愿嫁。
她神情冷淡的说,“不想嫁给我的侄儿,也还有最后一个法子。”
“我伯府依旧可以遵循婚约,迎娶李素素,让她做我伯府的少夫人,但是……”她抬手比了个数,轻飘飘飘地说,“嫁妆,得加十倍。”
在场众人一愣,脑子飞速运转。
三千两的嫁妆,十倍……三万两!
第23章 罗氏的催命符
许是太过震撼,罗妈妈都忘了按住人,罗氏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就你那瘸腿儿子,还想我们赔上三万两嫁妆?你怎么不去抢!”
三千两,咬咬牙还行,三万两,这是害她命啊!
罗氏作势要去掐王夫人的脖子,被王夫人身边贴身嬷嬷挺身拦下。
王夫人惊魂未定,看着被嬷嬷拦住,还冲自己张牙舞爪发疯的罗氏,她色厉内荏道,“你女儿身败名裂,莫说我们这般门第,就是寻常人家都不敢娶!三万两让她高嫁伯府,已经是你们李家祖坟冒青烟了!”
罗氏朝她脸上狠狠啐了一口,“三万两,我何不将我女儿养在身边一辈子?又何苦叫她去嫁给一个瘸子!”
王夫人早料到她会这么说,冷笑一声,“让你女儿嫁给我儿子,你觉得三万两不值,那你家探花郎的仕途,可值三万两?”
罗氏在半空挥舞的手脚一顿,三角眼微微眯起。
虽未说话,但王夫人知道,自己已经拿捏住了李家人了。
罗氏固然疼爱女儿,却更在乎儿子的仕途,儿子毁了,整个李家就毁了,到那时,更别提李素素嫁人的事。
“我伯府在上京虽不是数一数二的勋贵人家,可要拿捏一个小小探花,还是轻而易举的。”
在见过李彻之后,王夫人就坚信李家会答应她的条件,“若李素素成了我的儿媳,你我两家便是姻亲,便是一家人,官场之上,我自会叫我兄长多多提携,就譬如眼下入翰林一事……”
王夫人出现后,李彻自始至终表现得都很冷静,但亲耳听到王夫人的许诺,他搁在膝前的大手微微蜷起,已然动摇了。
忠勇伯府的门第,不过是仗着祖上荫封,他还没把人看在眼里,可王夫人的兄长王仰止,那可是内阁次辅,与首辅张淮虚同在朝中,共持朝政,平分秋色,地位绝不亚于自己的岳父。
若有王阁老出手相帮……
李彻突然心跳如鼓。
停职多日,四处碰壁,已让他倍感煎熬,再加上妻子的冷淡,更让他心灰意冷,如今面对王夫人突然递出的橄榄枝,他很难不心动。
罗氏打量李彻的神色,也渐渐恢复冷静,她一妇道人家不懂官场,可看儿子的反应便知,王夫人的兄长一定是位厉害角色。
一面是儿子的仕途,一面是女儿的姻缘,罗氏心中那杆秤开始缓缓倾斜。
往好处想,三万两,买儿子平步青云,再加女儿一个伯府少夫人之位,如何算,这笔买卖都值得一试。
王夫人将这母子的反应看在眼中,最后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事情,成了。
她搁下茶杯,缓缓起身笑着说,“若你们考虑清楚了,你我两家婚约,照旧。”说完便要离开。
罗氏忽然喊住她,“王夫人且慢,这三万两实在不是比小数目,这一时半会儿,我也拿不出来。”
“你拿不出,难道你的好儿媳也没有吗?”王夫人回眸,看出罗氏脸上的为难,叹声道,“罢了,就给你们半年时间,明年正月,正式定下婚期,届时你可不要反悔,至于我的诚意,过几日自会送到。”
她从兄长那儿得了消息,陛下是铁了心站张首辅,约莫在明年开春就要正式推行新政,伯府最迟得赶在这之前填上窟窿,否则上头必定先拿伯府开刀,杀鸡儆猴。
至此,事情谈妥,王夫人翩然而去,琼华堂内,罗氏与李彻相对而坐,静默良久。
罗氏终于下定决心,“彻儿,既然这门亲事关乎你的仕途,你也该想想办法劝服赵氏。”
李彻自己也清楚,赵清仪若不出手,他们就是变卖全部家产也凑不出这笔数目。
但他更清楚,自己母亲手里绝对还有一笔钱。
“母亲。”黑夜之中,李彻声音略显嘶哑,“你手里还有多少银两?”
罗氏一愣,警惕起来,“什么银两?”
李彻并不惊讶她的反应,淡淡道,“母亲不必同儿子装傻宠愣,这些年你做了什么,儿子都知道。”
罗氏屁股险些从椅子上滑落。
李彻眼睛死死盯着她,犹如猛兽盯着猎物,“我会让赵氏出一部分,但三万两实在太多,若全问她要,来日我便是入了翰林,也将颜面无存。”
罗氏用力抓着椅子扶手,知道瞒不住,闭眼咬牙,“……最多一万两。”
“两万。”李彻面不改色,“只要过了这个坎,往后母亲的事,儿子便不再过问。”
罗氏背着他做下的那些事,他可以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我能顺利入翰林,将来想巴结母亲的人,只多不少。”李彻沉声,循循善诱。
罗氏渐渐冷静下来,左右权衡之后,忍着割肉的痛应下了,“两万……就两万吧,不够的,我让罗贵去做。”罗贵是她娘家弟弟。
王夫人也接过那只斗彩团花莲纹杯,其中茶汤青碧,凝翠溢香,她鼻尖轻嗅,宽大的袖摆遮掩,慢慢品出了这茶中滋味。
“这茶……还不错。”王夫人心里愈加肯定。
雀舌茶乃权贵巨富之家惯用的茶,而李家这般寒门,能拿出这种茶来招待客人,可见这些年赵清仪为这个家付出良多,若没有丰厚嫁妆,可撑不起这种日常花销。
品过茶,王夫人觉得可以谈正事了,“明心湖之事,我不知是如何传开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李素素的名声已经毁了,我伯府若要娶她,少不得造人耻笑。”
罗氏蹭地一下站起来,“要不是你搞出两个十三郎欺骗我女儿,我才不跟你定下这门亲事!”
伯府门第是高,可一个瘸子有什么用?身有残疾不得科举入仕,又不能袭爵。
李彻再次用眼神警告,随即吩咐罗妈妈,“母亲累了,送她回房。”
“不必。”罗氏按捺着火气,重新坐了回去,“我听着便是。”
王夫人轻蔑一笑,“我伯府不屑骗你李家,那婚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定下婚约之人就是我伯府嫡子,梁冶,梁十三,而非我那不争气的侄儿王十三,你们自个儿误会了,可怪不到我伯府头上。”
罗氏后槽牙咬得咯吱作响,在此之前,谁能想到堂堂伯府,居然会用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算计她呢?
思及此,她蓦地想到了赵清仪前几天提醒她的话。
“伯府是什么门第?那可是上京鼎鼎有名的勋贵人家,婆母也该想想,王夫人,究竟因何瞧上李家?”
罗氏心中警铃大作,原来,坑在这里。
一个瘸子,即便是伯府公子,也难娶到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于是王夫人就把主意打到她们李家身上,李家虽是寒门,却还有李彻这个探花郎,时日一久,她们李家还能翻身,届时李素素的身份也将水涨船高,伯府的瘸子娶她的素素,便也不算吃亏。
恨呐!实在可恨!
这赵清仪必然早就知晓其中缘故,却故意不告诉自己!
王夫人看着罗氏五彩斑斓的脸色,嘴角微微勾起,“李素素与外男私会一事成了板上钉钉,又当众落水,有失清白,为今之计,她只有两条路可走。”
李彻知道,要商量的地方就在这里,便颔首,“愿闻其详。”
“失了清誉的女子,要么草草出嫁,要么,就一根绳子吊死家中,就看你们李家要如何抉择?”王夫人语气不紧不慢。
罗氏听到她说让李素素吊死家中,气得又要跳起来,这次被罗妈妈按住了。
李彻拧眉沉思,“王夫人所说的草草出嫁,又是何意?”
“她与我侄儿私会,落水后又是我的侄儿将她救起,她可以选择嫁给我的侄儿。”
“你做梦!”
罗氏身子被按住了,嘴巴还能动,她瞪着王夫人,“那王十三无父无母,又无家业,还敢勾.引我的素素,我怎么可能让素素嫁给这种人?”
王夫人等的就是这句话,面上却还端着,“你女儿不知廉耻,嫁给我的侄儿,都算她高攀了。”
“你……”罗氏捂着胸口,生怕自己背过气去。
王夫人冲她莞尔一笑,“不过,你们若是愿意,也不是不行,还是同最初商定的那般,三千两嫁妆,一分都不能少。”
李素素立在后头,眼泪啪嗒啪嗒的落,那王十三固然有一副好皮囊,可却是如母亲所说,他只是王夫人的远方侄儿,无父无母,又无家业可以继承,更无功名在身,自己还要倒贴三千两,实非良配。
可自己的清誉清白已经……
李素素掩面跑了出去。
见此情形,王夫人也明白了李素素的态度,这是瞧不上她的侄儿,不愿嫁。
她神情冷淡的说,“不想嫁给我的侄儿,也还有最后一个法子。”
“我伯府依旧可以遵循婚约,迎娶李素素,让她做我伯府的少夫人,但是……”她抬手比了个数,轻飘飘飘地说,“嫁妆,得加十倍。”
在场众人一愣,脑子飞速运转。
三千两的嫁妆,十倍……三万两!
第23章 罗氏的催命符
许是太过震撼,罗妈妈都忘了按住人,罗氏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就你那瘸腿儿子,还想我们赔上三万两嫁妆?你怎么不去抢!”
三千两,咬咬牙还行,三万两,这是害她命啊!
罗氏作势要去掐王夫人的脖子,被王夫人身边贴身嬷嬷挺身拦下。
王夫人惊魂未定,看着被嬷嬷拦住,还冲自己张牙舞爪发疯的罗氏,她色厉内荏道,“你女儿身败名裂,莫说我们这般门第,就是寻常人家都不敢娶!三万两让她高嫁伯府,已经是你们李家祖坟冒青烟了!”
罗氏朝她脸上狠狠啐了一口,“三万两,我何不将我女儿养在身边一辈子?又何苦叫她去嫁给一个瘸子!”
王夫人早料到她会这么说,冷笑一声,“让你女儿嫁给我儿子,你觉得三万两不值,那你家探花郎的仕途,可值三万两?”
罗氏在半空挥舞的手脚一顿,三角眼微微眯起。
虽未说话,但王夫人知道,自己已经拿捏住了李家人了。
罗氏固然疼爱女儿,却更在乎儿子的仕途,儿子毁了,整个李家就毁了,到那时,更别提李素素嫁人的事。
“我伯府在上京虽不是数一数二的勋贵人家,可要拿捏一个小小探花,还是轻而易举的。”
在见过李彻之后,王夫人就坚信李家会答应她的条件,“若李素素成了我的儿媳,你我两家便是姻亲,便是一家人,官场之上,我自会叫我兄长多多提携,就譬如眼下入翰林一事……”
王夫人出现后,李彻自始至终表现得都很冷静,但亲耳听到王夫人的许诺,他搁在膝前的大手微微蜷起,已然动摇了。
忠勇伯府的门第,不过是仗着祖上荫封,他还没把人看在眼里,可王夫人的兄长王仰止,那可是内阁次辅,与首辅张淮虚同在朝中,共持朝政,平分秋色,地位绝不亚于自己的岳父。
若有王阁老出手相帮……
李彻突然心跳如鼓。
停职多日,四处碰壁,已让他倍感煎熬,再加上妻子的冷淡,更让他心灰意冷,如今面对王夫人突然递出的橄榄枝,他很难不心动。
罗氏打量李彻的神色,也渐渐恢复冷静,她一妇道人家不懂官场,可看儿子的反应便知,王夫人的兄长一定是位厉害角色。
一面是儿子的仕途,一面是女儿的姻缘,罗氏心中那杆秤开始缓缓倾斜。
往好处想,三万两,买儿子平步青云,再加女儿一个伯府少夫人之位,如何算,这笔买卖都值得一试。
王夫人将这母子的反应看在眼中,最后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事情,成了。
她搁下茶杯,缓缓起身笑着说,“若你们考虑清楚了,你我两家婚约,照旧。”说完便要离开。
罗氏忽然喊住她,“王夫人且慢,这三万两实在不是比小数目,这一时半会儿,我也拿不出来。”
“你拿不出,难道你的好儿媳也没有吗?”王夫人回眸,看出罗氏脸上的为难,叹声道,“罢了,就给你们半年时间,明年正月,正式定下婚期,届时你可不要反悔,至于我的诚意,过几日自会送到。”
她从兄长那儿得了消息,陛下是铁了心站张首辅,约莫在明年开春就要正式推行新政,伯府最迟得赶在这之前填上窟窿,否则上头必定先拿伯府开刀,杀鸡儆猴。
至此,事情谈妥,王夫人翩然而去,琼华堂内,罗氏与李彻相对而坐,静默良久。
罗氏终于下定决心,“彻儿,既然这门亲事关乎你的仕途,你也该想想办法劝服赵氏。”
李彻自己也清楚,赵清仪若不出手,他们就是变卖全部家产也凑不出这笔数目。
但他更清楚,自己母亲手里绝对还有一笔钱。
“母亲。”黑夜之中,李彻声音略显嘶哑,“你手里还有多少银两?”
罗氏一愣,警惕起来,“什么银两?”
李彻并不惊讶她的反应,淡淡道,“母亲不必同儿子装傻宠愣,这些年你做了什么,儿子都知道。”
罗氏屁股险些从椅子上滑落。
李彻眼睛死死盯着她,犹如猛兽盯着猎物,“我会让赵氏出一部分,但三万两实在太多,若全问她要,来日我便是入了翰林,也将颜面无存。”
罗氏用力抓着椅子扶手,知道瞒不住,闭眼咬牙,“……最多一万两。”
“两万。”李彻面不改色,“只要过了这个坎,往后母亲的事,儿子便不再过问。”
罗氏背着他做下的那些事,他可以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我能顺利入翰林,将来想巴结母亲的人,只多不少。”李彻沉声,循循善诱。
罗氏渐渐冷静下来,左右权衡之后,忍着割肉的痛应下了,“两万……就两万吧,不够的,我让罗贵去做。”罗贵是她娘家弟弟。